听新闻
放大镜
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2023-05-09 16:27: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路来森

  传统农耕社会,读书人即使读书,也不会忘记耕田,因之,“晴耕雨读”,或者“亦耕亦读”,成为一代代中国人,一世世中国家庭,所躬行、崇尚的生活行为方式。如此,一代代延续下去,一个家庭,即可称之为“耕读世家”。此一观念、行为,不仅落实在现实生活中,而且,也成了画家笔下的题材。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画有一幅《耕读图》,画面:庭院一处,茅屋数间,掩映于山树之间,房屋,背倚山崖,崖上瀑布倾泻而下;房前,高梧数株,婆娑积翠;房屋内,一人安然而坐,似在读,又似在瞭望远处;柴门大开,柴门内,一犬昂首似吠,柴门外,一人肩扛锄具,正行走在路上;而更远处,拐过山脚,是平畴一片,田地切割成田字状,一农人正在田地中,扶犁呼牛,耕田犁地。沈周于画面题诗曰:“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篇赋子虚。”

  从题诗中可以看出,《耕读图》中的耕者,或者读者,颇有一份隐逸情味:耕者,书卷、黄牛,也可能,书卷就挂在牛角上,耕作之余,就坐在树根上,阅读几页;而室内的读书人,也不是为功利而读书,他,自有他的“悠游”世界。而“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两句,似乎,已然成了古人“亦耕亦读”的标志性画面。

  白石老人在《自述》中,写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情状:九岁那年,由于贫穷,齐白石被迫辍学,一直到十一岁,这三年间,齐白石都是在家中牧牛、砍柴。牧牛时将书包挂在牛角上,有暇便读书。为了便于寻找外出牧牛的齐白石,他的祖母买了一个小铜铃,系在齐白石的脖子上,他的母亲则取来一块小铜牌,牌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以期得到神佛的保佑。多年之后,白石老人回忆此事,曾写下一首诗:“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西复东。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诗,自然是表达对祖母、母亲的感念之情。但“牛角挂书”这一情节,却也很好地演绎了国人的“耕读”情结。

  虽然,同是“亦耕亦读”,但总有某种方式,是最理想的。我们不妨看,明代唐寅所画的《葑田行犊图》,整个画面,有一种风烟俱净的淳朴感。画面一人骑牛,正从一株松树下走过。人,神态安详,悠然自得;牛,则倔然,脖颈抬起,昂首向前;松生石隙间,石色苍郁,石纹螺旋,是时间扭曲的结果,松树,苍老虬曲,却又枝叶繁茂,亭亭如盖。画面题诗曰:“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何为“葑田”?有两种解释:一是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谓之“葑田”。二是将湖泽中的葑泥移附于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一种可以移动的农田,叫“葑田”,亦谓之“架田”。但不管是哪一种,只可理解为“水田”,亦无妨。这样的“葑田”,往往土质肥沃,旱涝保收,几乎无歉收之虞。有此,便衣食无忧,便读书无忧。

  这葑田应该是属于“行犊”者自己的:有肥田可种,有书可读,闲暇之余,骑牛挂书,绕田而行,悠哉悠哉,何其乐也!“懒着鞭”三字,那份悠然的慵懒,淋漓尽致矣。此一幅画,可以说,从一定角度,表达了读书人耕读的理想境界,但能否人人都能拥有,恐怕还难说。所以,对于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一种“亦耕亦读”的理想境界罢了。

  田园耕读的第一人当属陶渊明。陶渊明归隐田园,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如此诗情画意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感佩不已。

  在古代社会,无论是寒门蓬户,还是名门大族,大都提倡“耕读传家”。人即便官居一品、富甲天下,祖先坟墓、家族祠堂所在地才是身心的归宿和灵魂的寄托。守护祖茔、礼敬祠堂不仅是一种孝道的文化迫力,也是身份认同催生的行为选择,所以才有了“叶落归根”“告老还乡”的心理需求。《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主要表现在辛勤垦植上,是一种“育勤于耕”的优良品质。韩愈在《昌黎文集》卷三十中有“非其身力,不以衣食”的高论。清代纪晓岚在家信中直言:农民农事是世界衣食之源,不要轻蔑垦植。至清代,曾国藩更是主张把耕和读作为治家之本,以此流芳后世。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完农活,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捧上一本爱读的书,头顶是蓝天,脚下是绿苗……其实,即使到了今天,“晴耕雨读”“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也是多数读书人的理想境界。如此,便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如此,便可以更好地贴近自然;如此,生命便可以得一份悠游,得一份更大的从容和自在。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国人的“精神专利”。《围炉夜话》中说:“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农忙时耕田种地,获取生活资料;农闲时浏览书籍,获取精神养料。在古人看来,只有在“耕读社会”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才能给人以安乐、宁静、和谐、自然的人生化境。

  梁启超曾自述:“启超故贫,濒海乡居,世代耕且读。数亩薄田,举家躬耘以为恒。”真的,好想种一块农田,搭几间茅屋,启户纳清风,开窗望明月,晴天里弥目葱绿,雨天里握书一卷,做一个种田人,做一个读书人,做一个自然人。

  编辑:王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