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三诚”、“三精”打造检察为民新模式
2021-11-24 10:59:00  来源:灌云县人民检察院

  今年来,灌云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筑牢政治忠诚,做强做优国家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灌云模式,“1+20+N”多元救助做法在全省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交流。

  一、虔诚学史,精准对接为民办实事选题。强化党史教育,找准为民办实事选题。围绕“丹心守初心”“忠诚铸忠魂”和“检察担当怎么显”“检察为民怎么干”确定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选题,聚力对特困被害人实施多元救助。强化品牌建设,组建专业化工作团队。以市委政法委授予的“连心桥随岗学习基地”为依托,打造“连心桥”群众工作室和司法救助工作平台,成立专业化办案组1个,跨部门办案组1个,党组书记、分管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担任办案组主办检察官,强力发挥党员领导先锋模范作用。

  二、忠诚履职,精心搭建多元救助模式。一是创建“1+20+N”多元救助模式。与县民政、教育等20家单位联合会签《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其他救助衔接机制的意见》,构建“1+20”联合救助机制;与乡村振兴局会签《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和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的实施办法》,打造多元救助模式;与县农商行签订共建协议,探索推行司法救助贷,助力做强产品产业。二是出台救助资金分类量化标准,实现精准发放。通过类别化区分、确定基准系数、规定测算方法,把贫困户、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作为重点予以救助对象,提升司法救助质效。三是建立一体化联动机制。刑事被害人为残疾人的,案件管理中心关口前移配合控告申诉部门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是否符合救助条件进行审查。四是建立个性化档案,实现“一次救济、长期关怀”。建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档案,“一案一档”,因人适时制定救助方案。今年来,已开展司法救助3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1.6万元,为救助对象协调减免医疗费用45万元,落实低保待遇15人。

  三、赤诚担责,精细保障检察为民到边到位。一是新媒体工作室跟进,扩大宣传面。综合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接访、走访、下访等形式,主动告知救助权利,指导办理救助申请,努力做到“应救尽救”。二是党员教培跟进,把随岗学习基地打造成党员实训基地。注重发挥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成果影响力和正能量,把随岗学习基地建成青年干警人才孵化器,分批安排青年党员干警和青年积极分子到基地跟班学习,参与协助群众工作室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同时现场感受困难群众生活,学习与群众交往、为群众服务经验。今年经过随岗学习的12名青年干警日前已全部入党。

  编辑:章力